墨香染桃李 师心映星河记七年级优秀教师和颖
和颖,共产党员,一级教师,渭南市教学能手。崇尚大语文教学,始终坚信:一草一木皆灵秀,百花齐放才是春。教学中因材施教,寓教于乐,与学生相处,亦师亦友,带领学生在语文天地中徜徉漫游,采撷大语文奇珍,锻造棵棵栋梁!
在实验初中这片教育星河中,闪耀着一群执着的语文教师。他们以墨香为舟,载着莘莘学子穿梭千年文脉;以师魂为帆,在青春的航程中高扬道德旗帜。和颖老师,便是其中一颗璀璨星辰。她既是播撒书香的辛勤园丁,更是以党员初心照亮少年求知之路的引航者。她将新课标理念化作绵绵春雨,让新教材成为学生成长的坚实阶梯,在诗词启蒙与作文培育中匠心独运,用爱与智慧谱写着七年级学子的青春诗行。
01
党员初心铸魂:扣好青春第一粒扣子
作为一名党员教师,和颖老师深刻认识到,七年级是学生价值观塑造的关键时期。在《纪念白求恩》的课堂上,她引导学生从文中精心摘抄“精益求精”“满腔热忱”“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等关键词,鼓励学生用书法或插画的形式,将这些关键词设计成别具一格的“精神关键词书签”,并在书签背面写下对“白求恩精神”的独到理解。
学习《荷叶·母亲》时,她别出心裁地让孩子们以花喻母,完成一篇300字左右的小练笔。同时,邀请妈妈们以“爱的回音壁”的形式,给孩子写下温暖的回应。在孩子们的笔下,母亲化作向阳而生的向日葵、优雅迷人的郁金香、温馨美好的康乃馨……在文字中,孩子们真切地感受到母爱的深沉,体会到母亲的辛劳。而妈妈们饱含深情的“回音”,也让她们感受到养育孩子的欣喜,见证孩子的成长蜕变,让爱成为双向的情感流动。在这一过程中,孩子们不经意间发现,母亲平凡的岁月,正是自己生命中最璀璨的星光,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学会感恩,懂得珍惜。
02
面对七年级学生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特点,和颖老师巧妙地将新课标“学习任务群”理念转化为充满趣味的实践活动。在《四季的雨》教学中,她设计了“我为雨儿做代言”的创意任务:让学生设计明信片,摘抄课文中描写自己喜爱季节雨景的片段并进行赏析,同时配上精美的插画。在诗词教学中,她创新采用图解诗歌的方式,让学生在绘画创作中快速记忆诗词内容。此外,还组织《皇帝的新装》课本剧表演活动,从剧本创作、舞台设计、道具准备到演员选拔,全部由各小组同学自主策划完成,真正实现了语文学习与生活的紧密结合。03
诗词启蒙新路径:给古诗装一双“现代眼”
针对七年级学生对古诗词普遍存在的“畏难”心理,和颖老师精心打造“三步穿越法”课堂:第一步“知人论世”,引导学生查找诗人生平,深入了解诗歌创作背景,从而感悟诗人的情感;第二步“画面速写”,让学生用简笔画勾勒出《秋词》中的景物描写;第三步“创意改写”,鼓励学生用现代文体重写《春夜洛城闻笛》。通过这一系列生动有趣的活动,学生们仿佛穿越时空,与古代诗人展开对话,深入理解诗歌主旨,体悟诗人的情感世界。
04
作文萌芽工程:课本与素材双轨蓄力
和颖老师的作文教学注重双轨并行:一是“课本淘金,拆解写作基因”,她带领学生从课文“读读写写”的生词中挖掘宝藏,让学生选词写段,模仿课文中的写作技巧,既学会生词的具体运用,又有效提升写作水平;二是“素材分拣,搭建专属素材库”,引导学生从名家作品中寻找写作素材,并按照母爱、父爱、祖孙情、成长、榜样等主题进行分类整理,分析写作模板,梳理写作思路;三是“即时转化,让积累落地”,学完《爱莲说》后,她让学生借鉴托物言志的手法,选取身边的草木写一段话,使课本中的写作技法与学生的真实体验相互交融,碰撞出写作的灵感火花。
和颖老师常说:“七年级是梦想破土的季节,我愿做守护萌芽的春泥。”从《春》的朗朗读书声到《驿路梨花》的热烈思辨,从清晨诗海中的徜徉到夜晚成长札记的书写,她以党员的责任担当和教师的教育智慧,在七年级的语文天空下,为学生们种下了一片充满希望的星辰大海。
本文来自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和立场,如存在侵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