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民生] 无人快递车“吵架”为AI合成配音——今日辟谣(2025年11月25日)
2025年11月25日
误 区 咖啡、茶叶开封后要放进冰箱保存?
真相:这种做法不可取。咖啡、茶叶开封后不建议直接放进冰箱保存,这一做法可能适得其反,影响风味甚至导致串味。主要原因有两个:
其一,咖啡粉、咖啡豆及已开封的茶叶表面布满微小孔隙,且含有天然油脂(如咖啡中的绿原酸、茶叶中的萜烯类物质),这些结构使其具有强吸附性。冰箱虽能保鲜,但属于密闭环境,内部混杂着蔬菜的青草味、水果的甜香、剩菜的油腥味等多种气味分子。开封后的咖啡或茶叶长时间处于其中,孔隙会主动“捕捉”周围异味并附着在表面,导致原本好好的咖啡或茶叶混入奇奇怪怪的味道。
其二,冰箱冷藏室温度通常在0-5℃,而室温约20-25℃,每次取出时,低温的咖啡/茶叶会因接触暖湿空气迅速脱水(表面水分蒸发),同时内部可能因温差产生冷凝水;再次放回冰箱时,水分又会在低温下凝结。这种反复的“脱水-吸水”循环会破坏咖啡豆的细胞结构(如咖啡粉的疏松度)和茶叶的纤维组织,导致风味物质(如咖啡的果酸、茶叶的茶多酚)加速挥发或氧化,最终冲泡出的饮品会变得寡淡或出现“水闷味”。
已开封的咖啡、茶叶应密封存放在阴凉避光处,避免与异味源接触;若需短期保鲜(不超过1周),可选择密封后冷冻(-18℃以下),但需注意:冷冻仅延缓氧化,无法完全阻止风味流失,且取出后需彻底复温至室温再开封,减少冷凝水影响。(来源:“科学辟谣”微信公众号)
关 注 北京市网信办、市公安局、市通管局联合约谈18款小众通联APP运营主体
详情:近日,北京市网信办、市公安局、市通管局依法联合约谈18款小众通联APP运营主体,通报其存在的涉诈风险,责令限期整改,切实履行主体责任。
依据《反电信网络诈骗法》《网络安全法》等法律法规,三部门提出明确管理要求。一是全面落实实名制。在与用户签订协议或确认提供服务时,依法要求用户提供真实身份信息,用户不提供真实身份信息的,不得提供服务。二是完善监测识别机制。对利用其服务从事涉诈支持、帮助活动进行监测识别和处置,对监测识别的涉诈异常账号立即重新核验,并根据风险等级采取限制功能、暂停服务等处置措施。三是健全内部管理制度。完善反诈内部防控机制和安全责任制度,防范被不法分子利用。积极配合监管执法工作,为公安机关办案提供技术支持和协助。四是加强反诈宣传提示。在APP注册、使用环节的显著位置,通过公告栏等方式加强反诈宣传,提高用户反诈意识。同时,完善用户投诉通道,及时受理处置用户举报。(来源:“北京网络举报”微信公众号)






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