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连阴雨赛跑!临渭区抢收秋粮
9月份以来,临渭区持续出现阴雨天气,土壤水分趋于饱和,渭北部分低洼田块出现积水,对当前玉米收获及小麦播种带来不利影响。为做好抢收抢种工作,近期,临渭区抢抓短时晴好天气,以“抢收、快晾、保播” 为工作核心,通过排涝、农机保障、烘干支撑等多举措联动,最大限度降低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确保秋粮颗粒归仓。
郭一凡:我现在所在的位置是临渭区官道镇小什村,在身后可以看到,收割机已经开足马力,在农技人员的配合下,沿着预先清理好的作业通道开始收割,目前从农机调度和物资保障,各部门形成合力,现场呈现出一派 “抢” 字当头的繁忙景象。
官道镇小什村村民刘红玲家今年种了18亩玉米,眼看到了收获时间,却被持续的阴雨天气“阻挡”,心里十分着急。
临渭区官道镇小什村村民 刘红玲:今年这天气雨水多,庄稼收不回去人也很着急,放到地里还害怕发霉了。
刘红玲所担心的问题也是所有村民所担心的,小什村党总支第一时间把党员干部召集一起制定了排涝方案,仅用3天就完成了全村低洼地块的排涝作业。
临渭区官道镇小什村党总支书记 李闯:今年这个阴雨天气对小什村来说受灾应该有1000多亩地,这都是地势比较低的地方。村里积极地用挖机挖了2000余米排水沟,7个泵,现在大部分积水已经排的差不多了。
10月13日,迎来了难得的晴好天气,小什村党总支及时与村上的临渭区阳光利民小麦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对接,由合作社迅速调派农机进入田间作业,并将收获的玉米第一时间送到合作社的烘干塔进行烘干处理。
记者 郭一凡:这就是粮食烘干塔,把水分过大的粮食通过烘干后达到可储存标准。据工作人员介绍,这台粮食烘干塔日烘干量可达300吨,而且可以24小时工作,对于连阴雨下的粮食做到了抗灾减损、提质保价、高效储销。
临渭区官道镇小什村村民 刘红玲:合作社有收割机,也有烘干塔,这一收人心里一下就轻松了。
临渭区官道镇小什村村民 王希彤:之前的粮食收回来以后在咱自己的院子晾晒,要看天气, 天气不好咱也没有办法。今年多亏了烘干塔,把咱的损失降到很低。
据了解,为保障秋粮抢收,临渭区阳光利民小麦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提前就做好了农机检修与设备调配,尤其针对阴雨导致的田间泥泞问题,重点准备了履带式收割机,避免农机陷车延误作业。
临渭区阳光利民小麦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 柳路路:我们提前对15台收割机进行检修及维护,保证全镇7.8万亩的秋粮哪里需要哪里用。同时,2023年财政资金补助的烘干塔设备已经全天24小时不停地运作,保证农民收回来的秋粮,及时的进行烘干。
据了解,2025年临渭区秋粮在田面积52.74万亩,其中夏玉米50万亩。面对近期持续阴雨天气,临渭区迅速应对,以“抢收、快晾、保播”为核心,开展培训6场次540人,完成710台玉米收割机、1300余台小麦播种机、6000余台拖拉机检修工作。全区18台粮食烘干设备全部运转,批次烘干能力达2018.5吨。同时,成立了农机应急作业服务队11支,农机应急保障队伍5支,保障秋粮颗粒归仓。
临渭区农技中心农技站站长 王晓平:目前,农技部门下派46名技术干部包镇进村指导群众秋收秋播。重点抓排涝保粮、分类机收、烘干及晾晒,确保秋粮颗粒归仓;同时,及时开展秋播,种好种足夏粮,全力以赴培育冬前壮苗,夯实明年丰收基础。
(来源:临渭频道)